教育的意义,比起积累知识,更在于培养人格

share

教育的意义,比起积累知识,更在于培养人格

教育的意义,比起积累知识,更在于培养人格
  1899年,一名日本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,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,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一本专门讲述武士的书《武士道》。作者本人在幼年时亲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,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,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。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。其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6年间就再版了10次,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,在世界各地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显著地位。他就是新渡户稻造,一名国际政治活动家,农学家,作家。同时,他也是一名教育家,他曾经担任过东京大学预备校“一高”的校长、东京女大的首任校长、东京女子经济专科学校(即如今文化女子大学的母体“文化学园”)校长,为明治至大正时期教育特别是女子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   教育是什么,教育的目的是什么?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。本书收录了几篇作者围绕教育撰写的议论文或演讲稿,虽然文章篇幅不长,但比如作者在百余年前就提出的“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格”观点,放到21世纪的今天来看,依然闪闪发光。     作品简介   《新渡户稻造教育论选集》选自日本著名教育家新渡户稻造所著《新渡户稻造论集》一书,该书汇编了新渡户稻造自日本明治时期至昭和时期关于教育、人生、民主及国际关系理论的种种思考,而本书则收录了其中作者围绕教育撰写的议论文或演讲稿。虽然篇幅不长,但《新渡户稻造教育论选集》是新渡户稻造对日本乃至全世界的教育、教育家及教育体制的一次全方位思考。其文字通俗易懂、生动风趣,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,其中的核心思想“教育最重要的是培育人格”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显得熠熠生辉。   【作者简介】   新渡户稻造(1862年9月—1933年10月),农学家、教育家、作家、政治家,有“日本自由主义之父”的美誉。他曾任第一高等学校(现东京大学前身之一)校长,也是东京女子大学的创立者。他的名著《武士道》畅销多年,是外国人深入了解日本的必读书目。   精彩段落   “所谓耐心钻研学问,指的并不是一味地蒙着头死读书,而是应当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,充分理解所读书籍的内容并加以消化,切忌成为那些一知半解之徒。然而甚为遗憾,当今的日本社会中充斥着此类人士,恐怕即将彻底沦为只会耍小聪明的社会了罢。然而,耍小聪明的时代势必不会长久。三十年后,现今的青年将会身心成熟,成为国之栋梁。到那个时候,我们的社会一定与现在这个耍小聪明的社会有天壤之别。因此,从长远来考虑,我们从现在起就应当做好准备,培育自己的品格。若是品行卑劣之辈,即便掌握了学问,到头来仍会沦为他人的道具,最终一事无成。故无论是读书亦或上学,切不可只一味地死读书,修心养性一事亦不可松懈。同时,读书时亦需时刻秉承这一精神。”——《当今的教育》   “虽然我的本意并不是真的建议开设一间车夫学校,但如果要是真的成立一所车夫学校的话,究竟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呢?经过反复思量,我觉得首先要开设生理课程,毕竟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,所以生理课是必不可少的。首先跑动的姿势就多种多样。有人喜欢昂首阔步,有人喜欢轻身碎步。就好像军队练兵时那样,可以让学生们一听到“前进”的命令,就可以最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肌肉,抬起车杆,发足奔跑。如果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运用自己的肌肉的话,*几万车夫,也不知会节省多少劳力。这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,因此车夫学校必须开设生理课程。开设生理课不仅仅对车夫自身有利,同时也保障了乘客的权益。乘车的客人有可能是一位脑溢血患者,也有可能患有心脏疾患的小姐,车夫通过望闻问切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,拉车时自然会照顾到他们的病情。另外,除了生理学,他们还需要学习地质学。若有乘客要去某个地方,他们对那里的地质结构以及雨后岩层是否容易滑坡等均需有所了解。气象学也能派上用场。有时天气晴朗,可走上十几里地就会变天,这时他们可以事先与乘客交涉,要求乘客为此多付些车钱。另外,乘客下车的时候,车夫能够多为乘客提供一些有用的情报的话,对乘客来说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我们或许可以将这门学问称其为车夫学,开设这样一间车夫专门学校,或许也是个不错的主意。但进一步来讲,如果车夫学了生理学,学会了为人诊脉,他还会去拉车么?恐怕是不会了。若是能够为人诊脉的话,他们恐怕就再也不会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、裹着白手巾在街上拉车,而是自己开起一间医馆并每日乘车了。”——《教育的目的》   “关于学校的教育方式,我认为既不应一味强调填鸭教育,亦不应单纯如方才所言只顾引出诸生心中疑惑,更应令学生磨练静坐的凝神养心法,此点亦有待诸位赐教。据说王阳明每日早晨召集全部弟子,令众人静坐片刻后大声吟诗——若依今日的说法,此乃“上课”是也。我也曾听闻近来有外国学校为磨练学生心性,特制定时间规范。例如,如某时某分听到铃声,则宿舍内全体学生须停止一切言行并静默十分钟。此时,即便学生正在聊天看书,亦须收声掩卷,或是闭目养神,或于原地静坐。换言之,此乃令众人瞬间静止的规定。如此,对于那些无法久坐的活泼学生亦不失为一种颇为有效的精神锻炼法。若当真有效,则我们教育者不妨在将此法传授与学生前先身体力行一番。何故?盖因教导、培育学生之法虽千千万万,然未施与己,不可施与人——我认为此乃教育者务必遵守之责。”——《教育家的教育》   “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教育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我们不应藐视自国的思想,而应该让教育与现实社会接轨,培养出有益于全人类的有用人才,这是一个世界各国共同的课题。我所说的人才绝不是那种老于世故,随波逐流的人,而是能够顺应全球大势,而又不失个性的人才。培养出能够站在世界潮流的*端的人才,换言之,培养出富有活力与行动力的人才,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。就如同伊势铃鹿川的琴声会随着桥下水流的变化而变化,又好似古希腊伊奥利亚人的琴声会随着树枝叶间的风儿变化一般,教育的目的也要随着世界的情势变换而不断改变。天下有事则可执矛而立,无事则可归隐田间,要时时顺应时代潮流而动。让冥冥之中那种不可名状的力量参与其中,培养出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,才是教育的*目标。”——《教育的*目标》  
share